新華網廣州11月12日電(記者歐甸丘)盡管剛剛落幕的廣交會到會境外采購商、成交額呈現“雙降”,外貿“穩增長”壓力較大,但記者近日在廣東新興縣采訪時發現,當地民營企業正借力“一帶一路”戰略,為鍋具產業找出路,讓人看到了推動外貿“穩增長”的光明前景。
廣東新興縣是不銹鋼產業的聚集地,目前年產值約70億元,絕大部分以出口為主。在過去30多年中,新興縣依靠具有特色的不銹鋼產業,實現了經濟騰飛。但隨著當前國際市場變化,代工企業利潤遭到嚴重擠壓,以出口為主的不銹鋼廚具產業遭到嚴峻挑戰。
新興縣一家年產值超過10億元的民營鍋具生產企業的老總告訴記者:“一口代工的鍋,我們賣給品牌企業的價格是100元,貼上品牌商標之后,售價立刻飆升到1000元。品牌企業拿走了利潤大頭,而我們代工的利潤率只有10%左右,還面臨著原材料價格變化和人力成本上升的壓力。”
近年來,為“鍋”找出路成為了新興縣政府和企業的頭等大事,抓住“一帶一路”戰略機遇,探索轉型升級是當地采取的重要“藥方”。在近日舉行的2015年智能傳感器與智能廚房應用技術產業論壇上,中國中小企業協會副會長申杲華說,代工條件下,“中國制造、外國掙錢”的現象凸出,唯一的出路就是推動實現中國版的工業4.0。中國制造不能僅僅停留在代工、三來一補,而是要通過產業升級和轉型,借力“一帶一路”戰略,推動中國制造、中國品牌走向世界。
事實上,一些新興縣當地的代工企業已經開始邁開自主品牌的步伐。新興縣當地企業廣東萬事泰廚具有限公司在走過了30多年代工經營之路后,于2014年推出了屬于自己的鍋具品牌。該公司市場研發總監李凱明說,必須瞄準全球智能制造發展機遇,堅定走智能化發展、自主品牌建設的轉型升級道路,中國制造才能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歷史機遇。
企業和政府都已經意識到,轉型升級應當緊密結合“一帶一路”的戰略機遇。申杲華說,“一帶一路”涉及大量市場潛力巨大的新興經濟體,中國制造的產能可以通過與沿線國家的合作,在全球范圍內重新分配,從總體上拓展中國制造的市場和競爭力。
為了支持企業抓住“一帶一路”戰略帶來的發展機遇,新興縣出臺了《促進新興縣不銹鋼制品產業轉型升級創新發展二十條》,從企業技術創新、創品牌、開拓市場等方面加大金融扶持力度,鼓勵企業借力“一帶一路”戰略,在轉型升級中做大做強。
新興縣政府有關負責人說:“智能制造和智能廚具具有很廣闊的發展空間,如果抓住‘一帶一路’戰略機遇,把這個產業鏈拉長了,完全可以做到300億元到500億元的產值,而現在僅僅是開始。”
版權所有 ? 廣東萬事泰集團2012-2020,保留一切權利。
粵ICP備06125436號 粵工商備P531706003334